???? ????
北斗系統全球導航,“奮斗者”號萬米探海,油氣勘探捷報頻傳……當前全球正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匯點上,深海深地深空是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在9月24日舉辦的中國企業論壇“科學家講壇:深海深地深空技術與產業重構”平行論壇上,中央企業一線研究人員共同探討深海深地與深空的技術發展與產業重構,展現央企在加強高新技術研究上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和歷史成就。
科學家講壇:深海深地深空技術與產業重構
在與會專家看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層次正在不斷提升,需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不斷提高創新管理與服務效率,勇立潮頭、銳意進取,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海深地深空探測是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關鍵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藍等領域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
主持人:劉亞東 南開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科技日報原總編輯
近年來,中央企業以國家重大需求為指引,加強高新技術研究,推動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高速列車、特高壓輸變電、大飛機制造等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北斗二號”衛星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慧介紹了我國衛星導航從北斗一號到北斗三號“先有源,再無源;先試驗,再服務;先區域,再全球”三步走的發展過程,系統闡釋了北斗人堅持“自主、開放、兼容、漸進”的原則,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攻堅克難所取得的技術創新。
演講嘉賓:楊慧 “北斗二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總指揮、北斗運行在軌支持中心總工程師
楊慧表示,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融入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電力、公共安全等領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基于北斗的導航服務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和民生領域,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未來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作為,需要加快建設更加泛在 、更加融合 、更加智能的北斗導航系統。
演講嘉賓:葉聰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萬米海試總指揮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核心研制任務,核心部件國產化率超過96.5%。“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萬米海試總指揮葉聰回顧中國載人深潛二十年來的發展,蛟龍號、深深海勇士號的技術和應用情況,重點介紹去年完成的萬米級奮斗者號的研制和海試,針對深淵極端環境,開展極致設計,通過極限制造,反映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的最新進展。
演講嘉賓:郭旭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地質師
上天捷報頻傳,下海卓有成效,入地同樣意義重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副總地質師郭旭升表示,向地球深部進軍,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中國石化科技工作者的使命。目前中國石化在深地能源成礦規律、勘探技術裝備、智能化研究平臺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當前深地產業方興未艾,迫切需要加大深層油氣、地熱等能源的開發力度,且配套的新材料、人工智能技術等均有較大的需求,下一步有希望建成自主深地探測的理論與技術體系。
圓桌對話環節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專家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技術創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有專利保護等特點,只有獲得創新優勢才能更有競爭力。我國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層次正在不斷提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國參與全球競爭的需要,也是未來發展的需要。在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創新管理與服務效率,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
【責任編輯:張思嘉】
版權所有: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 黑公網安備23010902010291號 黑ICP備09092524號
地址:哈爾濱市松北區科技創新路2077號 電話:0451-86325967
技術支持:北京信諾誠